DB41T 1645-2018 区域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ID

253EA063AB2C4AE39E4D68A24602E062

文件大小(MB)

0.18

页数:

9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19-8-30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13.200,C 66,DB41,河南省地方标准,DB 41/T 1645—2018,区域安全风险评估规范,2018 - 07 - 30发布,2018 - 10 - 30实施,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1645—2018,I,目 次,前 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要求 .2,5 评估程序和内容 .3,6 文件管理 .5,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1645—2018,II,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河南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司恭、韩瑜、张胜利、许亮、郭红卫、杨伟利、吕飞业,本标准参与起草人:程金虎、耿剑统、周朝晖、刘黎明、雷颖、靳松、岳志奇、赵东方、冯秋霞、魏萌萌、滕丽敏、张特曼、王占平、赵攀飞、陈彦霞、许科、刘显。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1645—2018,1,区域安全风险评估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区域安全风险评估的基本要求、程序、内容和文件管理,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和规范区域安全风险评估,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和代码,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区域,可整体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分析、分级和管控的范围,如行政区划的市、县(市辖区、县级市)、乡、镇(街道办事处)、社区以及产业集聚区(园区、功能区)等,3.2,风险,事故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3.3,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3.4,风险点,风险伴随的区域、场所、设施和部位,以及在区域、场所、设施和部位的伴随风险的人员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3.5,风险评估,对危险源(风险点)所导致的风险进行辨识、分析、分级、管控的全过程,3.6,风险辨识,识别危险源(风险点)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风险特性的过程。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1645—2018,2,3.7,风险分析,在风险辨识的基础上,对危险源(风险点)的风险进行分析,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的过程,3.8,风险分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危险源(风险点)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划分等级的过程,3.9,风险管控,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过程的总称,4 基本要求,4.1 区域应建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能够保障风险辨识、分析、分级、管控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4.2 区域应根据风险级别,确定落实管控措施责任、层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应以确保风险管控措施持续有效为目标,4.3 应依据本区域实际,建立区域的风险分级指标体系,4.4 区域应完成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制度设计、文件编制、组织实施和持续改进,进行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信息整理等相关工作,4.5 区域应将安全风险评估贯彻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4.6 区域应根据自身实际,强化过程管理,确保安全风险评估的实效性和实用性;应找准关键危险源和风险点,合理确定管控层级,完善控制措施,确保重大风险得到有效管控,4.7 区域应按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原则,明确每一个区域辨识分析风险、落实风险控制措施的责任,并通过评审、更新,不断完善安全风险评估工作,4.8 区域以及所涉及的行业、领域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制定本区域、行业、领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具体任务目标;应对风险点确定、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分级、风险管控等工作程序提出具体要求;应确定本区域、行业、领域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风险分析方法,以及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与实施,4.9 区域内的单位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规定本单位安全风险评估的工作方法、实施步骤,明确风险点划分、风险判定、控制措施确定和分级管控等具体原则,确定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风险评估方法和典型风险控制措施,以及相关配套制度、记录文件等,4.10 区域应根据自身情况,适时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4.11 区域应根据以下情况变化对风险管控的影响,及时针对变化范围开展风险分析,及时更新风险信息:,a) 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等增减、修订变化所引起风险程度的改变;,b) 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对相关危险源的再评估;,c) 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d) 新辨识出的危险源;,e) 风险程度变化后,需要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调整。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1645—2018,3,4.12 区域应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的外部风险管控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递风险信息,树立内外部风险管控信心,提高风险管控效果和效率。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5 评估程序和内容,5.1 评估工作程序,区域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程序一般包括计划与准备、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分级、风险管控五个阶段,5.2 计划与准备,5.……

……